新闻中心
企业资讯
产品知识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33-3988689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资讯

论塑料包装使用和环境保护问题

出自: www.txhcjst.com 已被浏览:1010 次

“白色污染”似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塑料包装污染环境的代词,也成为报纸、广播、电视、专业期刊的宣传报道热点。无疑,我国的塑料包装工业必将不断发展,而我国以至全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决不容污染与破坏,因而塑料包装与环境的矛盾必须解决。事实上,国外已在有效地解决。从当前现状而言,关于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可以用四句话来描述,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解决,尚待决策”。现在,借此机会就下述三个方面,谈些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1)正确对待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

(2)塑料包装环境较适化是塑料包装发展的正确方针

(3)我国塑料包装环境较适化中应重视的问题

一、正确对待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

国外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的论战及其现状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实质上就是“淘汰塑料包装以便保护环境”的论战。

大约十年前(~1987),首先在美国开始了这场论战,战况十分激烈。环境保护界人士、舆论界以及社会公众甚至政府立法部门对塑料群起而攻之,认为:

—塑料(及塑料包装)是主要废弃物源;

—塑料比其它材料更难以回收;

—塑料废弃物的焚烧处理很不安全;

—塑料是地球资源的浪费。

因而,美国各州、 市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禁用或限用塑料的法案、法令;制定征收塑料包装税的税率,以及强制执行政府规定的塑料回收指标和塑料制品掺用回收料的比例,导致美国塑料工业界与政府立法、环境部门之的长期争执。其它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亦如此,仅有程度上的差别。分析美国此项论战的背景,大致有下列几点:

——塑料生产与应用十分发达,塑料包装材料的应用与日俱增(尤其是一次性包装),故塑料包装废弃物占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7%(重量)。这些废弃物大部分进人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而另一部分成为随意乱扔的塑料垃圾(plasticliter)影响市容、市景,备受公众指责。

——美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仍采用填埋法(80%的塑料废弃物为填埋处理)。由于城市发展,原有城市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已不敷应用,塑料废弃物占重量份额甚小,但占体积份额较(一般为20一30%),故造成美国垃圾填埋场消纳的困难。

——形形色色的职业偏见、不正当的商业竞争以及公众对塑料的无知(1984年秋美Dow化学公司民意测验结果表明,72%的美国人认为塑料对环境有害,60%的美国人还不了解塑料可回收利用)。

但是,通过长期的论战以及相应的积很性技术措施,在目前各工业发达国家中,影响塑料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变得与日常业务利害关系更不可分割了。塑料加工业和包装业一般都要和有关材料选择、设计、回收料含量以及降解性等等环境目标打交道,树立了应有的环境意识。而且,环境因素也日益和实际需求、尤其是质量、较终产品价值和获利等等相协调,有关塑料在环境中的作用的评论,也变得更实事求是了,尤其是立法部门对环保法规更加审慎。因此,一度被人们群起而攻之的环境污染“祸首”的塑料在今天的材料间的竞争中获得公平的地位。可以说,美国和西方各国关于塑料(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早已从形形色色的偏见论战走向理智科学的有效措施。

2.我国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现状进人90年代,塑料与环境问题开始出现于我国。,1990年4月5日《人民日报》(第5版)发表了题为“白色灾害”已露端盼的报道,提出了残留地膜的环境危害问题,引发了农业、塑料加工等有关部门的注意,因而推动了降解地膜的全国性科研攻关行动。随后,掀起了对塑料包装袋(尤其是食品包装袋)以及铁道部门采用的发泡聚苯乙烯饭盒挑战,因而,白色污染成为塑料包装污染环境的代词而家喻户晓。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媒,批评与指责的文章和报道相继出现。某些城市的行政当局也发出禁产、禁用的禁令(尤其是发泡聚苯乙烯饭盒);铁道部门也明令于去年七月一日改用纸盒及“可降解”聚丙烯饭盒,以求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但是,禁产、禁用或改用其它材料的饭盒或其它塑料包装,能否彻底解决问题则尚难预卜。

纵观我国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的背景,虽与美国的状况类似,但另有其特点,即我国各大城市尚缺少现代化的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设施,城市固体废弃物大多在远郊空地露天堆置,既非填埋又非堆肥化,故重量轻、体积大的塑料包装废弃物随时流散成为影响市容、景观的塑料垃圾;加之缺乏公共道德教育和塑料包装废弃物收集与管理的有力措施,所以,白色污染随时随地可见而备受指责。

3.如何对待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

对待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从认识上应当有严肃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处理上应当有协同一致和积很认真的作风。从我国目前状况看,我认为对待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严肃科学地认识塑料及塑料包装材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塑料具有无可争辨的特定性能,作为现代化新材料已为人们共知。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正是以此为基础,其不断发展之趋势非人为的各种阻力所能抑止的。国内舆论以“塑料包装有害”攻击塑料包装屡见于报端(有报纸为证,本文不多赘述!),纯属无稽之谈,巫待肃清其错误影响,以免造成消费者的恐惧和企业的经济损失。

——塑料包装生产与使用部门应当认识流人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以及随地乱扔的塑料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景观的危害性。根据国外、国内和实际状况,尽管有程度上的差别,但塑料包装废弃物随地乱扔造成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是同一的。塑料包装生产与使用部门只有承认这个事实,才能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措施。

——认识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可处理性。实际上,从塑料(尤其是热塑性塑料)本身的特性已表明了塑料可回收处理的特点。但是,客观上笼统地宣传“塑料200一300年不烂”、“塑料不能回收”等,给人们造成了塑料包装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祸首”的不正确印象,因此,宣传塑料包装废弃物可处理性是刻不容缓的。

——重视塑料包装废弃物综合处理措施的落实。塑料包装废弃物有许多处理方法,有些在国外已行之有效,有些还正研究开发中。但是,这些方法的采用都取决于客观条件,而且还要多种方法综合采用,所以只有重视各种措施的落实才能解决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

二、塑料包装环境较适化是塑料包装发展的正确方针包装的传统作用尽人能知。在北京’96国际包装学术讨论会上,世界包装组织秘书长WiliamCPnaum提到,包装还有另外三项基本作用,而且这些基本作用日益明显,那就是(1)包装在经济发展中的中心性(centarhty),(2)包装在环境责任中的中心性,(3)包装在实用于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技术创新中的中心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包装必须节约地球资源、 保护地球和改善人类生活。

为了解决7.5升水桶包装与环境问题,欧洲提出了三R原则,而(1)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减量(Reduce),(2)塑料包装的再使用(Reuse)以及(3)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Reeye一e)。这三项原则总括起来是塑料包装的环境无害化措施。如果再加上一条:开发新的适应环境要求的塑料包装材料,则这四项措施可以称之为“塑料包装的环境较适化(Environmentaloptimumization。fplastiespaekaging)”。

1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减量

减少塑料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应当作为塑料包装的优选环境战略。首先,应当推动塑料包装的设计创新,使塑料包装在保证其基本功能的条件下,达到塑料包装的轻量化或薄壁化。迄今的材料合成工艺的技术进步,已能提供达到这种目的的塑料品种。此外,杜绝过份包装不仅大量减少塑料包装废弃物源。而且也大大节省地球资源。例如,在合理选择运输包装的条件下,减少销售包装的多层次化是完全可能的,塑料包装的再使用也是减少包装废弃源的途径。

2塑料包装的再使用

实际上,包装的再使用在运输包装方面是已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销售包装方面也有推行的可能性,尤其是销售量大而面广的日用消费品都有包装再使用或重复灌装的可能性。例如,国外洗涤用品工业正迅速转向浓缩产品和相关的重灌装形式,织物软化剂在欧洲和北美的重复灌装浓缩产品的形式已供应多年,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美国较大销量的织物软化剂Downy就是可重复灌包装的浓缩产品,其重灌率目前已达40%。美国Tide牌浓缩洗涤液的包装就是含25一50%回收料的可重复灌装HDPE瓶。销售包装的再使用值得逐步有选择的推广。

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这是各国多数采用的办法,也是有效办法之一。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可概括分为三大类:(1)材料回收利用(又称机械回收利用),(2)化学回收利用(又称单体或化学组分回收利用)及(3)能源回收利用(又称热能回收利用)。这几类回收利用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环境、技术及经济因素的综合平衡。这几类回收利用在国外都有许多成功的先例,收到良好的环境效果。

但是,应当认识塑料包装废弃物的材料回收利用,本质上与生产过程中边角料回收利用是有区别的。它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且还是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因而,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事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事业性质。所以,我认为不应以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边角料的心态去对待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即使是在技术问题上,也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例如,收集、分拣和净化是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技术经济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十分重视。

还应当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塑料包装废弃物都有材料回收利用的价值,特别是大量的混杂塑料包装废弃物以及包装有毒物质的包装物(如农药瓶、农药袋、医用塑料废弃物等),都不宜用材料回收利用的办法来处理,而是有赖于化学回收利用或能源回收利用法。化学回收利用和热能回收利用工艺的选择,也决定于塑料的特定热性能和化学分解性能、经济合理性、环境效应以及当地塑料废弃物的资源状况。因而,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也必须采取综合途径,多法并举,而不应“一刀切”和“单打一”。

环境适应性塑料包装材料的选用和开发在目前常用的包装用塑料中,也有一些是易于回收处理或易于分解的品种,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醋(PET)、聚乙烯醇(PVOH)以及有降解聚乙烯(即一氧化碳与乙烯的共聚物),美国早已用后者制造软饮料包装提环和农用地膜。

但是,塑料废弃物与环境问题产生后,有些人对塑料的降解性(degradability)寄予厚望,以为“塑料使用后立即消失便有利于环境”就是塑料的降解性。应当认识到,降解塑料是功能性塑料的一个类别,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并不能取代原有的非降解塑料或不易降解的塑料,更不能视其为塑料废弃物处理的良方。实质上,降解性可以看作是回收利用的另一种形式,只有在市场上当某种产品的回收价值为零时,或某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效应适宜于降解时,降解性才是行之有效的。降解塑料应具备功能性、成本效率以及恰如其分的降解作用(或效应)这三基本特点。尽管目前国外降解塑料的开发有了一些进展,便如聚乳酸、聚乙内酷、脂肪簇聚醋等品种已开始商品化,但仍难在成本上满足廉价塑料包装的要求。

至于当前国内外已少量商品化的所谓“淀粉基塑料”,也不能视为解决塑料包装废弃物的灵丹妙药。除了成本问题外,还存在包装应用性能上的局限性,尤其是各种食品包装上能否适应,尚需进行试验方能得出真实可信的定论。例如,大家熟知的意大利Novamont公司的淀粉聚乙烯醇塑料一Mate~Bi即不宜连续与水接触,也不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不适于食品包装。同时,降解塑料制品废弃物与非降解塑料废弃混杂,影响非降解塑料废弃物的材料回收用。降解塑料废弃物的处理必须配合现代化的堆肥化设施。过分期待降解塑料解决环境问题似不明智。

除上述解决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的措施之外,较为重要的是加强社会公德教育,防止塑料垃圾的随意乱扔。塑料包装废弃物本身并不是环境污染的责任者,那些随意乱扔塑料包装废弃物的人才是环境污染的真正责任者。

三、我国塑料包装环境较适化中应重视的问题

塑料包装环境较适化是势在必行的,结合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公布与实施,塑料包装工业界、塑料包装应用部门、环保、环卫、商品流通等部门应当协调一致积很行动,使我国塑料包装跟上进代要求向前发展,使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影响环境的问题迅速获得妥善的解决。为此,当前应当:

1认真拨正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的宣传导向。各有关部门以及舆论都应与以严肃科学的态度,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的进展动态,详加分析与研究,推动“塑料包装环境较适化”意识的普及。

2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塑料包装工业界应追踪国外塑料包装与环境问题的进展动态,详加分析与研究,推动“塑料包装环境较适化”意识的普及。

3.建立有各方面参加的权威性协调组织,以“材料回收利用”人手,推动7.5升水桶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或机制)的试点工作,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收集、分拣方式及基层组织形式,推动已经制定的塑料包装回收标志的施行,并相应地有系统地研究质量控制、成本核算、回收料应用推广等一系列方案,以及协调及各有关部门的政策性问题,使我国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尽快成为一个专业性行业。

4.组织现有量大面广的主要塑料包装规格及用料调查,摸清底数以便在保证包装效果的前提下,推动某些品种的塑料包装的轻量化与薄壁化以及广泛的包装结构设计革新,并严格制止“过分包装”现象。

5.积很支持可环境降解塑料及其在包装中应用的研究与开发,但应限制淀粉基塑料(尤其是淀粉填充聚烯烃)项目的上马,促进并督促现有淀粉基塑料在包装应用的认真试验,制止一切华而不实的夸大宣传。

6.坚决反对“利用进口国外塑料垃圾,提高塑料加工业竞争能力”的荒谬论点,彻底肃清其恶劣影响。进口洋垃圾的案件屡有报道,而某些西方国家也正在进行废弃物的转移,例如,1995年10月7日德国杜赛尔多夫’95塑料博览会展览日刊(ShowDaily)一公开报道,1994年德国DSD公司(德国国营塑料废弃物收公司)收集塑料废弃物总计46万吨,其中18万吨运往中国,运往巴基斯坦及东欧各18万吨。但我国塑料加工业界竟有人在会议上和刊物上提出,“科学地对境内、外废弃塑料进行综合利用,是提高塑料加工业竟争能力的有效途径”,还要“与美方有识之士就如何适应中美各国政策,建立稳定市场供需关系达成共认”,并且“应向美国投资,使这项工作既有利于美国政府的环保政策,也有利于中国塑料工业的发展”。这类论点均属荒诞绝伦,见利忘义。在讨论我国塑料水桶包装环境较适化时,务请塑料包装工业界注意,万勿走人这个“怪圈”。